创新经济学理论

资本研究网】  10-13 普慧投资

创新经济学理论的产生

熊彼特创新理论内容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内容主要包括:

 

  1.从生产函数出发,研究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变化实现的新组合。其创新概念坚持了发展的观点,强调了实现创新的新组合是通过小步骤地不断调整从旧组合中产生的。

 

  2.提出创新是企业家的职能,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企业家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中,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循环性。

 

  3.提出创新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创新者、模仿者、改进者互相竞争和蚕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创新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熊彼特经济学的地位

  熊彼特在经济学领域对创新理论的研究,将创新和企业生产联系在一起,强调企业家的重要作用,建立了创新经济学理论的最初体系,为后人继续研究提供了成熟的理论基础。其追随者把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发展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两个重要理论分支: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以制度变革和制度形成为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

 

技术创新经济学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许多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长达20年高速增长的黄金期,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西方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并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相联系,从而出现了技术创新理论。

西方技术创新理论的沿革

  西方经济学界对于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以技术进步为变量,构建生产函数进行研究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经济学与统计学理论进行有效结合,以经济部门的历史数据为依托,通过统计学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1957年,索洛在《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上发表了《技术变化和总量生产函数》,把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本身和“技术水平恒定”的限制加以改进,从希克斯中兴技术进步出发,推导出增长速度方程,分析技术进步的作用,指出了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所作的巨大贡献。在产出增长型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技术变化项保持边际替换率不变,而仅仅增加或减少由给定投入所能获得的产出,索洛把生产函数写成:

 

  其中Y、K、L、A分别代表产出、资本、劳动和技术水平

 

  索洛通过对美国1909年至1949年间私营非农业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这段时期内,每人每小时的总产出(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其中技术进步的贡献占了87.5%,而其余12.5则是依靠资本投入量的增加。据此,索洛进一步提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技术与其他商品一样在带来创新收益的同时,也受到非独占性、外部性等市场失灵因素的影响,适当的政府干预将极大地促进技术创新的进行。并建立了著名的技术进步索洛模型,专门用于测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以技术创新的模仿和推广为对象进行研究该阶段的研究并不是对于技术进步本身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研究,而是将研究的视角转换到技术进步的扩散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如何实现在部门间的技术扩散,是该阶段研究的重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曼斯菲尔德的技术推广模式。曼斯菲尔德对于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主要是对模仿(某企业首先采用一种新技术后,其他企业以它为榜样,也相继采用这种新技术)和守成(某企业采用一种新技术后,其他企业并不模仿它,依然使用原来的技术)的研究,模仿率是以首先采用新技术的企业为榜样的其他企业采用新技术的速度,这是一种技术上的创新如何在本部门逐步推广,如何被其他企业相继采用的关键。曼斯菲尔德的技术推广模式试图说明一种新技术首次被某个企业采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被该部门多数企业采用。模仿率差别大的原因,可从技术推广模式中对有关因素的分析和估算中得到解释。

 

  由于曼斯菲尔德的分析是建立在一些纯理论的假定基础上,与现实有相当的差距,因此,他的技术推广模式是一种理论化的模式,所研究的技术推广是在一个部门内部的推广。而实际上,技术推广不单单局限在部门内部,在整个行业甚至整个经济社会环境中都能够推广。

 

  3.以技术进步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为对象进行研究

 

  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市场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被更多的经济学家所关注。通过对垄断与竞争两种不同市场结构下,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幅度的研究,经济学家意识到:市场结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极大地制约了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学家M·卡曼、N·施瓦茨等人从垄断与竞争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提出了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类型。M·卡曼、N·施瓦茨认为,制约和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二是企业规模的大小;三是垄断力量的强弱。他们将技术创新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预计可以获取垄断利润的引诱而采取的创新措施,即所谓垄断前景推动的创新;另一类是迫于竞争对手的威胁而采取的创新措施,即所谓竞争前景推动的创新。他们认为,要使社会上的创新活动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这两类创新都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如果只有垄断前景推动的创新,一旦企业的垄断实力增强,足以保证垄断利润的获取,创新活动就会衰减甚至停止;而如果只有竞争前景推动的创新,则所有企业都只想做花费成本较小的模仿者,而不愿做花费成本较大的创新者。M·卡曼和N·施瓦茨的这种分析,旨在进一步论证,垄断竞争型市场是最适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类型。

 

  4.以国家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进行研究熊彼特在其创新经济学理论中曾经指出,创新是企业家的职能。然而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夫·弗里曼通过对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创新活动特征的实证分析后,认为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企业家的功劳,它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国家创新系统是参与和影响创新资源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的行为主体、关系网络和运行机制的综合体系,在这个系统中,企业和其他组织等创新主体,通过国家制度的安排及其相互作用,推动知识的创新、引进、扩散和应用,使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绩效。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侧重分析技术创新与国家经济发展实绩的关系,强调国家专有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中介机构等为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将创新作为国家变革和发展的关键动力系统。 由此,弗里曼提出了技术创新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将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与外部环境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继发展了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创新等概念和分支理论。

制度创新经济学理论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后,通过对企业环境的界定及其与组织制度动态性的研究,理论界普遍认为环境与组织制度之间是一种互动性的匹配关系,二者必须互相适应。格罗夫提出环境分析的“三维”概念,认为任何环境都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这三个维度分别是:环境的动态性、环境的复杂性和环境的容量。这一理论的提出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不可能去适应组织制度,为了保证企业的持续性增长,必须进行组织制度的创新。

 

  美国经济学家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期,在1971年出版了《制度变革与美国经济增长》,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一般静态均衡和比较静态均衡方法,对制度创新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该理论认为,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它往往是采用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形式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只有在预期纯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制度创新才能成为可能,技术创新需要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证。他们提出促成制度更新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规模经济性。市场规模扩大,商品交易额增加,促进制度变革,降低经营管理成本,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二是技术经济性。生产技术和工业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企业规模扩大,促使人们去进行制度创新,以获取新的潜在经济利益。三是预期收益刚性。社会集团力量为防止自己预期收益的下降而采取的制度变革措施。例如在通货膨胀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工资、利息等固定收入者就要求实行收入指数化制度,以保障自己的实际收入不因通货膨胀而下降或不至于下降得过快过多。

制度创新的五个阶段

  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期进一步把制度创新的全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形成“第一行动集团”阶段。所谓“第一行动集团”是指那些能预见到潜在市场经济利益,并认识到只要进行制度创新就能获得这种潜在利益的人。他们是制度创新的决策者、首创者和推动者,他们中至少有一个成员是J·熊彼特所说的那种敢于冒风险的、有锐敏观察力和组织能力的“企业家”。

 

  第二阶段是“第一行动集团”提出制度创新方案的阶段。先提出制度创新方案,再进入下一阶段的创新活动。

 

  第三阶段是“第一行动集团”对已提出的各种创新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的阶段。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必须符合能获得最大利益之经济原则。

 

  第四阶段是形成“第二行动集团”阶段。所谓 “第二行动集团”是指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帮助“第一行动集团”获得经济利益的组织和个人。这个集团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民间组织和个人。

 

  第五阶段是“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协作努力,实施制度创新并将制度创新变成现实的阶段。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理论在肯定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并不否认技术创新对于制度创新安排的收益和成本的普遍影响,从而使该理论内部因素的互动影响成为可能。技术创新不但可以增加制度安排改变的潜在利润,而且可以降低某些制度安排的操作成本,从而使建立更加复杂的经济组织有利可图。

 

创新经济学理论演进轨迹的特点

  从整个创新经济学理论演进的轨迹中,我们可以发现创新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展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1.重视动态因素影响的研究

  以对动态因素的研究揭示动态增长的根源,从而获得保持经济增长的方式。在整个创新经济学理论的演进过程中,动态因素的影响作用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所在,其中主要表现在对环境因素变化的分析。环境变化相对于组织而言,是动态的外生变量,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组织显示其适应变化的行动迟缓,其结果是组织出现效率损失,改变这种局面的方式就是创新。通过创新,使组织与变化的外部环境相适应,保证组织的动态性,从而使其具备生命力。这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动态影响因素。

2.深化内生因素的研究

  深化内生因素的研究,将内生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来源

 

  即使是在制度创新理论中,经济学家也将技术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来加以研究。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有限资源。

3.突出核心因素的研究

  技术和制度作为企业生产和组织结构的两个核心因素,一直都是创新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焦点。在创新经济学理论中存在着两种传承的观点。传统的技术创新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长期作用的结果。其中技术进步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制度创新理论认为,制度创新能使经济创新者获得额外的追加利益。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证,在完备的组织制度下,技术进步才能起到自身催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两种观点尽管强调了各自研究的关键所在,但都围绕经济创新突出了所研究的核心因素。

4.强调核心竞争优势的获取与保持

  这是创新经济学理论的精髓,从熊彼特创建该理论之初被很好地继承下来。所有创新经济学家研究的最终目的也都是围绕如何获取和保持核心竞争优势展开的。

 

创新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反思

  目前对创新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已经从各个角度展开,但遗憾的是继技术创新理论、制度创新理论之后,尚未形成另一个完整的创新经济学理论分支。从研究的趋势来看,该领域的研究目前所展现的趋势将进一步被加强,并将更加注重研究的焦点。从研究的方法来看,数学分析、统计分析、动态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的手段将继续被运用,实证分析将再一次被理论界所关注。

 

  值得庆幸的是,近几年管理学界对创新的研究硕果累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研究创新的视角依然有待发掘。诸多理论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破坏性创新理论。破坏性创新理论由哈佛大学商学院的Christensen教授提出,该理论指出,破坏性创新是通过推出一种新型的产品或者服务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其产品往往比主流市场已定型产品的性能要差,一般比较便宜、更加简单、功能新颖、便于使用,这些都是新用户喜欢的特性,所以全新的市场能够开拓出来,此类创新对已经形成市场份额的在位企业具有破坏性,因而称之为破坏性创新。破坏性创新理论的启示在于:对创新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本身应该基于创新思维之上。然而20世纪的技术创新理论、制度创新理论都是对主流技术、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在此基础之上,引入和建立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创新模式。这种研究方式的最大不足在于对原有理论进行了维持性创新,无法带来该理论研究领域的飞跃,将破坏性原理引入到对创新性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我们得出结论:创新不一定是向上的,不一定是改进和完善,它还可以是向着低端的破坏。经济学界一直以来强调投入和产出的适当比例,在创新的过程中,当技术进步的投入已经无法带来对应比例产出时,我们应当否定它,“铱星计划” 的惨痛教训证明了这一点。进步并不是创新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唯一着眼点。

 

创新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从未停止过,也一直需要经济理论的支持和引导。未来创新经济学理论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趋势:

1.理论研究的多学科化

  理论研究的多学科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并在横向上扩大范围,纵向上加大深度

 

  以往对创新经济学的研究主要围绕在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而对于人文、历史、社会学科的研究则比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将其作为辅助环境影响因素去加以考虑。加大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将引导经济学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进行碰撞,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寻找出新的研究灵感。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全面交融将会带来创新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2.实证分析将成为首要的研究方法

  在分析经济问题时,撇开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运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求证中检验假设”的方法,在作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这种分析方法是在感性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更容易引导创新。

3.个体的因素将被更多地关注

  以往的研究过多地关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这种思维本身是滞后的。在导致社会经济活动发生变化以后,实际上创新的时机已经被滞延了。个体的微小变化日积月累将带来社会经济活动的变化,见微知著的个体现象研究将成为新的趋势。

4.过程创新是一个全新的视野

  生物进化论的研究基础是生物无止境的进化,这是一个过程的进化。在创新经济学中,选择和搜寻作为过程创新的两个关键要素,将代替传统分析中的“最大化”概念。选择和搜寻是系统的创新行为,具有以下特征:不可逆性、偶然性,对待发现事物的依赖性、不确定性。选择和搜寻行为的规律性表现为技术进步的积累性,因为今日选择和搜寻的产物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并且是明日选择和搜寻的自然出发点。

上: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下:产业集群理论

郑重声明:

关于创新经济学理论的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北京上勤普慧咨询有限公司

    开 户 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电子城支行

    账    号:91200154800036009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辉煌国际17层

    邮政编码:100085

    客服电话:

        座机:+86-010-82811908
        手机:+86-13810686991
        传真:+86-010-82811908

    联 系 人:郑小姐

    QQ 客 服:网站客服A  网站客服B

    企业邮箱:capital@51cir.com

    合同下载:项目合同

公司介绍

        “中国资本研究”为北京上勤普慧咨询有限公司旗下"普慧投资研究中心"成果发布网站之一,是以产业研究、市场调查、项目可行性研究、IPO上市咨询、投融资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大型综合网站。

        北京上勤普慧咨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是由雁行中国(智基创投与北大、清华等高校联合成立的公益性组织)成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组织、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资深教授及数十位政府退休专家共同发起成立的专家级的创意研究与投资咨询机构。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是公司倡导的核心理念,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是公司的使命所在,打造国家级创意研究与投资咨询平台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公司资质

    我们具有国家发改委颁发的
         甲级工程咨询资质

    服务范围:

    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投资、融资咨询;行业、专项和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及咨询。

    涵盖行业:

    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水电、核电、核工业、火电、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化、化工、医药、建筑材料、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化纤、钢铁、有色冶金、农业、林业、通信信息、广播电影电视、水文地质、工程测量、岩土工程、水利工程、港口河海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建筑、城市规划、综合经济。

赞助商连接

  • 广告招商:webmaster@51cir.com
电话:010-82811908 传真:010-82811908 手机:13810686991 E-mail:capital@51cir.com
www.51cir.com © 2009-2011 京ICP备案号10050052号
中国资本研究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