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协副秘书长王书文:尾矿利用重在建立标准

资本研究网】  10-15 赛迪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刘洋

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政府机构、企业、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特别是处于资源转型阶段的资源枯竭城市,要真正落实《规划》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目标。

 

地震、暴雨,频繁来袭的自然灾害触动着人们紧绷的神经,极易受到它们影响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金属尾矿库同样触动着各方管理者的神经。4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专项规划(2010~2015)》(下称《规划》),对包括涉及到金属尾矿综合利用、环保、安全等方面进行规划。

 

针对《规划》对资源工业企业的影响等问题,《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对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下称中资协)副秘书长王书文进行了专访。

 

缘解三题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我们知道在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尾矿已经成为危害我们生命安全的一大隐患,同时,在资源紧缺的今天,尾矿利用也成为我国应对资源瓶颈的一个途径,那么,我国尾矿现在的基本情况怎样?

 

王书文:这里我先要解释一下尾矿及尾矿库的概念。尾矿是指金属或非金属矿山开采出的矿石,经选矿厂选出有价值的精矿后排放的“废渣”。我国现有矿山15.3万个,其中80%的矿产资源为共伴生矿。采矿和选矿过程中产生大量尾矿,而我国的尾矿基本上都是金属尾矿。

 

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或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尾矿库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存在溃坝危险,一旦失事,容易造成重特大事故。我们协会对我国较大规模的2700多座尾矿库进行过统计,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尾矿库发生泥石流和溃坝200余起。2008年,在山西襄汾因为尾矿事故还造成了死亡267人的巨大惨案。

 

另一方面,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平均回收率仅为20%左右,其中,金属尾矿的平均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总利用率在60%左右。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目前我国尾矿存在哪些问题?

 

王书文:我国尾矿主要存在资源浪费、环保和安全的问题。首先,尾矿堆存造成资源浪费。我国矿产资源多数为共伴生矿,由于我国矿业起步晚,技术发展不平衡,不同时期的选冶技术差距很大,大量有价值资源存留于尾矿之中。据专家测算,对现堆存尾矿中的有价元素进行回收,可回收2.1亿吨铁、300吨黄金(1230.50,0.60,0.05%)、200万吨铜,以及大量的钛等稀有金属,每年可创造数千亿元的产值,但由于缺乏关键性技术,致使资源流失浪费,经济损失明显。

 

而在环保方面,矿石选矿过程中有的需要加入药剂,这些药剂会残留在尾矿中。尾矿所含重金属离子,甚至砷、汞等污染物质,会随尾矿水流入附近河流或渗入地下,严重污染河流及地下水源。自然干涸后的尾砂,遇大风被吹到周边地区,对环境造成危害。在安全方面,很多尾矿库超期或超负荷使用,甚至人为违规操作,使尾矿库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对周边地区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建国以来,我国多次发生过尾矿库溃坝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这次发布的《规划》对我国金属尾矿综合利用提出了什么目标?

 

王书文:根据《规划》要求,到2015年全国尾矿综合利用率达到20%,尾矿新增贮存量增幅逐年降低,已实现安全闭库的尾矿库50%完成复垦;攻克一批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尾矿综合利用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在尾矿综合利用各重点领域建成一批具有带动效应的示范项目。在这里我倡议,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政府机构、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特别是处于资源转型阶段的资源枯竭城市,要真正落实《规划》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完成目标。

 

重在建标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您提到我国金属尾矿综合利用要攻克一批技术难关,那么我国金属尾矿综合利用在技术方面还有哪些不足?我国金属尾矿综合利用要从哪些重点领域、重点技术与重点项目开展工作?

 

王书文:不久前,中资协为了扭转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原创技术、集成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局面,牵头组织成立了“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就是希望采用技术创新联盟的方式,把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企业技术人员、专家学者等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拳头,对尾矿综合利用的技术难题打歼灭战。

 

我们也看到《规划》中重点放在了铁尾矿、有色金属尾矿和黄金尾矿方面,将重点发展大量利用技术和高附加值利用技术,鼓励企业先对尾矿进行整体分析评估,对有价元素进行综合回收,然后再采用制备建材或充填采空区等方式,最后对尾矿库进行生态修复,从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等方面促进尾矿综合利用工作。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规划》中提到了要建立我国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产品标准体系,在这方面有何具体的推进计划?

 

王书文:目前金属尾矿综合利用领域标准不完善、不配套而且明显滞后,导致其技术、工艺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已经影响了金属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备,使得该领域的行业标准无专业的技术归口单位,标准几乎都是借鉴或参照相关行业标准,没有充分考虑产业的特殊性。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要求,中资协目前已经筛选、复审相关标准一百多项,并已经对《尾矿综合利用术语》、《尾矿综合利用产品分类》、《尾矿有价组分检测方法体系》、《尾矿库复垦条块等级规范》、《利用赤泥生产建筑用砖和保温耐火材料》、《赤泥中精选高铁砂》等标准申请立项。

 

中资协已经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签署框架协议,下一步工作重点是针对我国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国标、行标的制定与修订,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的标准体系。从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出发,促进标准立项和标准体系建设,规范促进产业有序发展。

 

同步疏堵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政府在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中应当担任什么样的角色?您如何理解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王书文:首先,政府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资金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在加强尾矿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同时,对浪费矿产资源、忽视尾矿综合利用的行为,制定严格的限制办法和疏堵措施,通过疏、堵相结合的双重作用,达到因势利导的效果。

 

此外,由于我国尾矿制品市场尚处于刚起步阶段、发展缓慢,与直接采用自然资源生产制品企业相比,尾矿制品企业的生产成本要高,价格上处于劣势。然而,它们代表的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是推动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绿色经济模式。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财政和税收的杠杆作用,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其成长,减轻尾矿综合利用企业的税赋负担,创造一个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

 

其次,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矿山企业更加侧重经济效益和利润的提升,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它们在不断想方设法对矿产资源进行吃干榨净的同时,还在不停地探索高附加值的利用技术,甚至加大尾矿综合利用的科技、管理资金投入,扩大经济收益来源。

 

不过,从长远来看,矿山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做大做强主业,在渠道、技术、人脉关系等相对较弱的尾矿综合利用副业上,难免会感到鞭长莫及。

 

因此,对于矿山企业来说,要正视这些问题,努力实现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转变,通过一定市场化的手段,把尾矿转让给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使尾矿综合利用由单一行业转变为跨行业、交叉型的综合利用产业

 

 

(责任编辑:白瑞)

上:首建中:资源大市经济发展并非越快越好

下:许勤:把握机遇发挥优势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郑重声明:

关于的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北京上勤普慧咨询有限公司

    开 户 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电子城支行

    账    号:91200154800036009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辉煌国际17层

    邮政编码:100085

    客服电话:

        座机:+86-010-82811908
        手机:+86-13810686991
        传真:+86-010-82811908

    联 系 人:郑小姐

    QQ 客 服:网站客服A  网站客服B

    企业邮箱:capital@51cir.com

    合同下载:项目合同

公司介绍

        “中国资本研究”为北京上勤普慧咨询有限公司旗下"普慧投资研究中心"成果发布网站之一,是以产业研究、市场调查、项目可行性研究、IPO上市咨询、投融资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大型综合网站。

        北京上勤普慧咨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是由雁行中国(智基创投与北大、清华等高校联合成立的公益性组织)成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组织、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资深教授及数十位政府退休专家共同发起成立的专家级的创意研究与投资咨询机构。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是公司倡导的核心理念,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是公司的使命所在,打造国家级创意研究与投资咨询平台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公司资质

    我们具有国家发改委颁发的
         甲级工程咨询资质

    服务范围:

    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投资、融资咨询;行业、专项和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及咨询。

    涵盖行业:

    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水电、核电、核工业、火电、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化、化工、医药、建筑材料、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化纤、钢铁、有色冶金、农业、林业、通信信息、广播电影电视、水文地质、工程测量、岩土工程、水利工程、港口河海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建筑、城市规划、综合经济。

赞助商连接

  • 广告招商:webmaster@51cir.com
电话:010-82811908 传真:010-82811908 手机:13810686991 E-mail:capital@51cir.com
www.51cir.com © 2009-2011 京ICP备案号10050052号
中国资本研究  版权所有